■记者 吴雨纾
2025年,汽车产业变革驶入深水区。东风汽车用一场以打赢为导向的系统性改革,加快组织重构,加速事业发展。从有针对性地锻长板、补短板的范式转换到全价值链的深度整合,从研发资源的集约聚焦到市场终端的效能跃升,东风汽车正通过重塑作战队形,为实现“三个跃迁、一个向新”奋斗目标筑牢组织根基。
从战略中枢到作战前沿
2024年12月31日,东风汽车召开总部职能部门调整启动会,拉开了总部定位从“战略管控”向“运营+统筹”转型的大幕。这场改革,是东风汽车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部署的关键行动,也是继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研发“跃动”、商用车“跃升”、零部件“跃创”之后,东风汽车构建与新能源“4+2”事业布局相匹配的组织架构的又一核心举措。
“市场形势变了、竞争态势变了,战斗队形就要变。”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道出了这场总部职能变革的核心逻辑。面对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的转变,过去分兵突围、单兵作战的模式已难适应,东风汽车亟须一个能高效指挥“前线”的“司令部”。
改革直指总部功能短板,职能彻底重塑:撤销7个二级部门,新设立产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部、采购管理部、制造管理部、营销管理部4个一级部门,将管理触角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核心价值链。领导班子分工从“分管板块”转向“分管职能”,分别统筹全公司制造、研发、财务、采购、营销等关键职能领域,通过组织重构、压缩层级,实现扁平化决策。
这一变革,将管理模式从“事后分析纠偏”推向“事前指挥协同”——制造管理部整合集团制造、工艺、质量等职能,实现生产标准统一与制造资源高效调配;营销管理部打破品牌壁垒,统筹市场研判与渠道协同,让总部真正成为“洞察行业的瞭望塔”“响应市场的先锋队”……
“一切为了打赢”,这是一场从“战略管控”到“运营+统筹”的深度进化。总部职能的变革调整,重新排兵布阵,带来了市场响应效率的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销量逐月回升,中重卡终端销量跃升至国内市场第一,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0%,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8%、达40.2万辆,自主新能源整体收益性在行业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6月,公司与乘商领域10家单位负责人签订2025—2027年任期目标责任书,推行“先接目标再上岗”“刚性考核与末等调整”机制,全面向管理人员覆盖,将集团战略逐级分解至基层。自2018年推行任期制以来,东风高管末位淘汰比例持续提升,2024年度及2022-2024年任期综合考核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共计77人,占比8.5%。一批“80后”骨干走上关键岗位,“能上能下、能增能减”的用人机制激活了组织活力。
集中优势兵力决胜新能源主战场
总部职能的成功转变,为集团层面的深度业务整合夯实了基础。2025年,东风汽车资源整合的核心目标是打破壁垒、攥指成拳,集中优势兵力决胜新能源主战场。其中,极具战略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当属6月26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奕派科技”)正式成立。
奕派科技的成立,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集聚品牌资源,在自主乘用车领域“握紧拳头”,为“打胜仗”提供资源保障。这是东风汽车在自主乘用车领域进行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全价值链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清晰传递了东风自立自强、深挖内潜、坚定不移做强做大自主核心事业的决心与战略定力。
奕派科技深度整合了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的核心资源,形成覆盖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闭环。供应链方面,三大品牌共享采购体系,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制造领域,通过统一调度、制造资源协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营销领域,共享渠道资源,进一步提升市场覆盖与用户触达效率。风神、奕派、纳米三品牌定位互补,共同构建起覆盖主流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