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东风刃量具)
盛夏之际,城市里热浪翻滚。我与友人相约寻一处清凉所在。友人提议去郧西羊尾镇的虎豹峡,说那里游人稀少,正是避暑的好去处。
我们清晨出发,车子驶出十堰市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西南行进。窗外景色渐次变化,高楼大厦被连绵青山取代,空调的冷气也被自然山风替代。途经羊尾镇时,镇子不大,依山傍水而建,颇有些“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意味。友人介绍说,这羊尾镇因羊尾巴山得名,清代《郧阳府志》便有记载,说钖义山“众山群集如羊”。
在虎豹峡入口处,眼前赫然一座用石头垒砌的古城门,上书“卡防关”三字。这寨子修建于清咸丰三年,历经百余年风雨,城墙、炮台、望风孔竟都完好无损。最神奇的是,门前一条喧哗的大河,流到寨子底下便不见了踪影,友人笑说这是“水遁”之术。传说当年清军攻打梁家寨,攻上“卡防关”却无法进入,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穿过卡防关,暑气顿消。峡谷内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阳光透过层层树叶筛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溪水淙淙,与林间鸟鸣相和,奏出一曲自然的交响乐。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舒展开来。虎豹峡全长25千米,最大高差达72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难怪一入峡便觉幽深清凉。
沿着溪流上行,水汽氤氲,薄雾缭绕,恍若置身《西游记》中的盘丝洞。转过一道山弯,忽见三座山峰突兀而立,形似三位端坐云头的神仙。侧旁另有一矮峰,状若披风跪拜之人,这便是传说中的“虎豹朝圣”,再看那山峰,果然有几分神似,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继续前行,溪水渐急,在石间跳跃奔流,溅起珍珠般的水花。我们脱了鞋袜,赤足踏入水中,冰凉刺骨,暑热全消。水底鹅卵石光滑圆润,踩上去痒痒的,像在做足底按摩。偶有小鱼从脚边游过,倏忽不见,只留下几圈涟漪。坐在一块平坦的巨石上,双脚浸在溪水中,看阳光在水面碎成万千金片,听蝉鸣鸟叫在山谷回荡,时间仿佛静止了。
午后,我们寻到一处岩屋歇脚。这岩屋当地人称为“董家老屋”,是鄂西北有名的天然石室。岩壁清凉,坐在里面,如同置身天然空调房。小憩后,我们向“二天门”进发。那是两座大山神奇相架形成的天然门洞,宛如天门大开。崖壁上有天然形成的图案,形似鬼怪,传说为鬼谷子王禅;另一侧岩壁上则有一只“天狗守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活灵活现。站在天门下,山风穿堂而过,带着松脂与野花的芬芳,吹散了最后一丝暑气。
夕阳西斜时,峡谷中升腾起缕缕雾气,将群山笼罩在朦胧之中。远处的汉江如一条银带,静静流淌。
归途中,路过羊尾镇的一片五味子种植基地,农人正在采收。这高山上的产业,连同马头山羊、油橄榄等,都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撑。虎豹峡虽尚未大规模开发,但已纳入汉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未来或将成为旅游新热点。我不禁有些怅然——开发固然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会不会也带走这份原始与宁静?
夜幕降临,我们在一家农家乐用餐。老板娘端上腊肉炒竹笋、清炒高山蔬菜,都是就地取材的新鲜食材。院中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闲话家常,孩童追逐萤火虫嬉戏。没有空调的嗡嗡声,只有自然的清风与蝉鸣。这一日的虎豹峡之行,不仅消解了暑热,更消解了心中的浮躁。在这山水间,我们找回了与自然最本真的连接,那或许才是夏日里最珍贵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