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怡宁) 4月6日下午,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辊压涂装车间辊压二工段内,抛丸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过载报警声,打破了车间的平静。保全人员、技术人员迅速奔赴现场,神情专注地联合诊断,争分夺秒地开展紧急抢修。在以往,类似的故障大多是由外委单位实施维修。如今这一幕,正是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实行“三全承包责任制”后带来的改变。
2025年,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方案研讨、严谨细致的数据测算和多方深入的论证,整车工厂创新推出“三全(全成本、全员、全过程)承包责任制”。1月,工厂负责人与二级承包单元负责人、二级单元负责人与最小经营单元负责人完成责任书签订;3月24日,整车工厂更是以“三全承包责任制”对赌协议为纽带,将经营责任压实到最小业务单元,为改革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早在1980年代,当时的二汽就以“分层承包责任制”打破计划经济桎梏,通过“承包核算、比例分成”让专业厂自主经营,激发二汽产销量、效益和职工收入连年跃升。如今,整车工厂的“三全承包责任制”,正是对这一改革精神的时代化创新升级,以“全员参与、全成本管控、全过程自主”的现代管理机制,促使基层单元实现从成本执行者到经营主导者的根本性转变。
“三全承包责任制”以其独特的三大核心逻辑,重新构建管理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其一,包干到户,激活“神经末梢”创效潜能。据整车工厂厂长邱莺介绍,“三全承包责任制”费用全口径覆盖,目标分解到23个二级承包单元、195个最小单元,实行“分散经营+集中管控”的管理模式,将195个责任主体划分为独立核算单元,每个单元承接工厂整体或细分目标,以全口径全年累计值为考核依据。“这意味着所有员工不再是成本管理的旁观者,而是价值创造的主角。”邱莺说,从科长到班组长,每个人都要算清“投入产出账”,让降本增效从管理层口号转化为一线日常行动。
内饰车间主任韩大维向记者透露:“车间全面贯彻全员参与经营的思想,建立了完善的月度预测、检核、评价、改善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车间的经营管理中。”辊压涂装车间主任李海航则表示:“‘三全承包责任制’下,人人都是经营者。我们以三核(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党小组长)班组为组织载体,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现场管理作用、党小组长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及工会小组长的群众纽带作用。把目标分解到最小经营单元,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有效激发了全员改善的新动力。”
“三全承包责任制”赋予车间、产线、班组这些最小经营单元资源调配、成本决策等自主权,让班组能够自主优化物料消耗,车间可以动态调整生产流程,真正实现了“我的成本我做主 ”。
其二,对赌机制,风险共担催生内生动力。与传统考核不同,对赌协议构建“共赢平台”,将费用节约与奖金池挂钩、目标达成与团队荣誉绑定,倒逼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聚焦价值最大化。季度复盘核算机制避免短期化倾向,确保改革措施随经营动态实时优化,让“要我降本”变为“我要降本”。
其三,三大支持护航,让创新者轻装上阵。工厂同步推出“资源倾斜、分享激励、容错空间”三大政策,对降本突出单元优先配置资源;通过月度管控、季度分享、年度表彰构建多层激励体系;为出于公心的探索“兜底”,鼓励跨部门协同突破常规。“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让每个单元既有冲锋的动力,也有试错的底气。”邱莺说。
“如今,全员都是降本小能手。”整车工厂总装一车间工段长刘金龙自豪地说,“短短时间,咱们已经攒了48个金点子小改善。”
今年一季度,整车工厂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较目标分别下降12.7%和14.3%。
新闻评论
激活工厂经营“神经末梢”
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推行的“三全承包责任制”改革,表面是考核机制升级,实则深度突破传统工厂管理模式,为现代化企业工厂治理提供创新样本。
以极致降本为导向的“三全承包制”,是一场权责重构的管理革命。传统管理体系中,基层单元多为“指令执行者”,成本管控靠上层推动。此次改革秉持“包干到户”理念,构建“全员、全口径、全过程”责任网络。承包单元转变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拥有资源调配等自主权,从被动“等活干”变为主动“找活干”,员工也从“成本旁观者”成为“经营主人”,重构企业价值创造逻辑。
对赌机制的引入并非简
单“输赢博弈”,而是搭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平台。通过分级预扣对赌本金、挂钩人工增量工资,个人收益与单元效益紧密相连。达标者获丰厚激励,未达标者承担风险,打破平均主义,促使管理者与员工共同算好“投入产出账”。
改革中,工厂配套“三大支持”政策,体现审慎包容管理哲学。对降本突出单元优先配置资源,多层激励机制让贡献者切实获利,容错机制为基层创新松绑,鼓励协同攻坚。“严考核”与“暖保障”结合,避免畏难与“躺平”,让承包单元既有动力又有底气。
从更大视角看,整车工厂的“三全承包责任制”改革,既传承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二汽“分层承包责任制”的创新基因,也是央企治理的创新实践。当每个“小单元”能敏锐感知市场信号、自主优化经营策略,整个工厂“大系统”便拥有了澎湃的内生动能。它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的僵化架构,重塑了员工的“主人翁”定位。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进一步激活基层单元的“细胞活力”,强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肌体”。
(记者 马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