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詹明星 吕春雷
“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新品调试,能不能拿下订单,就靠我们了!”
2月24日一大早,东风锻造公司锻一作业部工长胡德先在50MN班前会上布置任务时掷地有声。他强调,这次调试,公司非常重视。班组也不惜“血本”用两个班次的产能换来了这次新品调试的机会。
“花两个班的产量代价是有点大,但从长远看,绝对划算!”胡德先坚定地说道,“如果新产品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咱们未来定会迎来一个大订单!”这是一笔明白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把最后一颗螺栓拧紧,工装切换顺利完成。机组长陈彬擦了擦手上的油渍说:“咱们机组该做的活儿都搞定了,现在只等明天他们上阵。这次调试成功了,50MN不仅又多一个拳头产品,大家的口袋也多了一份保障啊!”这话让其他人会心一笑,满身的疲惫一扫而空。
担任此次任务的总设计师、产品研发部首席工程师蔡谊成早早赶到现场。“调试是个精细活儿,干得好不好,不光工装、设备关键,人也关键。前期你们干活没的说,今天就指望大家出彩了!”几个小伙子听了这话频频点头,备受鼓舞。
一根红彤彤的曲轴从生产线上“诞生”了!火红的锻件顺利通过切边、中转台、校正机、检查出口,一路到达质检工位,在场所有人的焦点瞬间定格在新品上。
质检员王才鑫动作娴熟,逐一测量产品的尺寸。“主轴颈尺寸合格,连杆颈尺寸合格,锻件外观无明显缺陷。”听到这,大家都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下一秒,王才鑫皱了皱眉:“不过,字头有点压伤!”
“字头压伤?”几人围了上去。
“字头压伤虽然不影响工艺性能,可它是标识,关乎企业的形象!”蔡谊成沉吟片刻,斩钉截铁地说:“还有错差虽然合格,但离精品还有差距,我建议拉模重新调整!”
“拿下调试任务我们需要的不是合格品,而是精品!”机组长吴千浩干脆利落,一语定音:“分组行动,字头压伤、错差调整、步进梁、校正模,一个个查!”一部分人忙着拉模调整,一部分人检查校正模是否存在压伤隐患,还有人对步进梁重新标定。六、七个人的工作,吴千浩分配调度得井井有条。
看似简单的细节调整,实则需要反复验证。三轮验证,三次打磨,从字头坑的扩充到工艺参数的重新优化,每一环都精益求精。最终,当第四次锻件产出时,标识压伤问题彻底解决,所有参数也全面达到了“精品标准”。
“字头标识无损,外观达标!”王才鑫看着测量数据,语调上扬。“完美!”有人欢呼起来。“漂亮!”蔡谊成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当最后一件调试件从校正机送往控温炉,所有人都知道,任务顺利完成了。这时大家的微信群里,迅速又传来一条新指令:“清场后,立即切换新工装。”
调试的是未来,切换的是当下。所有人迅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没有多余的庆祝,也没有懈怠,而是再接再厉踏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