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强(东风商用车车身厂)
冬日,车城山明水秀,仪式满满。对于吃货们来说,冬日傲椒的馈赠令舌尖实在太爽。
车城素有“无辣不成席”,吃的人多了就成了约俗。话说当年,东北的、中原的、南方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全国各地相聚大炉子沟,造出第一辆“东风车”。55年过去了,很多生活习惯都和这座现代化的汽车城融合在一起。如今乡音已改鬓毛已衰,当年的青春小伙姑娘们,成了耄耋老人,唯一未改的生活习惯就是吃辣。不管你来自吉林、长春、哈尔滨那旮旯,还是南阳、驻马店、商丘那谷堆(蹲下吃饭),即便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南京人、扬州人、上海人,还有一口一个“斑马”(外地人感觉是骂人,其实在武汉是亲近的意思)的武汉人,聚在车城,如果你说不吃辣,旁人感觉你这个人不合群。
车城吃货们吃辣,有时表现得犹如湘桂川。一旦入了冬,全城仿佛一夜之间餐馆都改成了火锅店、串串香、烧烤店,过了小雪节气,从繁华的市中心到周边的乡村民宿,到处都是一片“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辣”!
我吃过重庆的辣,还尝试了北京的“变态辣”,但冬日车城的辣一点也不逊色。刚过立冬的小龙虾已经变得奇缺稀少,但东岳路市场的林师傅宜城大虾仍有鲜量供应。夫妻二人做了很多年,积累出了麻辣鲜香的极致来,有微辣、辣、很辣。来买炒虾球的,林师傅几乎都要问一句,微辣?顾客几乎都会默认。也有个别嗜辣的年轻人会选择中辣,能在立冬后还能吃上小龙虾,啜起来的味道绝对带劲。
我本不太爱吃辣,历经辣练,现在离了辣不吃饭,转而还影响了儿子。儿子吃辣更厉害,三不知都要来一份口水鸡、夫妻肺片。有时感觉还不过瘾,还要吃辣条、王小卤辣味魔芋(超辣的小零食)解馋,让我大呼厉害!
冬日里,亲朋好友在饭馆吃饭,拿过菜谱,几乎没有不辣的菜。剁椒鱼头可谓本土冬日最傲椒的一道菜,满满的一盆端上来,红彤彤的辣椒覆盖了白花花的犹如琵琶半遮面般的堵河胖鱼头,撩人味蕾。拨开满眼“映山红”的剁椒,用筷子轻插鱼头,嫩滑的鱼肉一触即落,酣畅淋漓中让人胃口大开。夹一块鱼骨头上连着的那丁点又滑又嫩的肉入口,口感鱼肉肥润,鲜香滑嫩,味道香辣、鲜美,那种辣有的是一种温柔,有的是一种香气在唇齿间四散,抒发着这个冬日的妙不可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了车城,主人定会炒几道有辣的家常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冬日的车城,有了舌尖上的最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