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辉精细调整东风华神出口车辆
■记者 宋晓欣 通讯员 李静雯
去年9月15日,是一个对于东风华神人都意义非凡的日子——华神出海启动仪式在这天举行。
当天,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办公楼前,百辆东风华神物流牵引车依次排开,道旗随风飘扬,随着启动仪式结束,车辆缓缓驶出东风华神大门,踏上海外出口新征程。那一刻,每名华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然,也包括东风华神调整二班班长王建辉。
面对问题 思考后总会有办法
王建辉1999年参加工作,从事调整工作已经有11个年头了。对于这批出口车,王建辉对它们有着说不出的感情,因为这百辆出口车是他践行“非极致 不出厂”精细调整的有力见证。
“王班长,仪表和大屏显示的全是俄文,看不懂啊。”2023年9月初,正在为车辆添加防冻液的王建辉被几位调整工叫住。小批量调试出口车,要将车身功能项参数检查一一确认,识别俄文系统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拦路虎”。
王建辉立刻将问题反馈给工艺技术人员,并得到了十几页纸质版的俄文参数翻译表。
时间紧、任务重,一页一页去查翻译极大制约了调整速度,怎么办?
王建辉迅速召集作业指导员郝军亮、调整工谢宏禧商量对策,“有没有快速识别俄文的软件呢?”经过与同事、朋友联系,上百度查,两个小时过去了,“有办法了!”他兴奋地大喊起来。“快把大家召集一下,我来给大家讲解方法。”随即,一场调整现场会召开。“微信里点击图片放大、长按,下方就会出现翻译栏,点击翻译栏,图片上的俄文就翻译成了中文……”
方法有了,王建辉和班组成员立即对路试回厂的每辆车进行逐一仪表盘故障排查,再逐条对翻译的信息是否准确进行验证。不知不觉,已是深夜12点,王建辉和班组成员脸上没有丝毫倦意,直至圆满完成当晚29辆车的路试任务。
“不逃避问题,不抱怨、不懈怠,一切障碍必将逾越。”在王建辉心里,他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
精益调整 确保车辆最优姿态
2023年9月13日,王建辉接到大批量出口车的调试任务,在随后的一天,他又接到了来自SCM部的通知:华神出海启动仪式15日举行,这百辆出口车要在当天直接交付。
面对如此巨大的任务量,更需要理清思路,做好调整计划。他一方面积极协调工艺、质量、技术等部门商量如何更好优化调整流程,一方面组织本班人员有条不紊开展调整工作。
9月14日,在出口车路试过程中,王建辉发现车辆方向盘有轻微歪斜的情况,当即,他脑海中立刻闪现:决不能有以“达标了、可以了”为理由放弃自己心中精益调整的标准,任何“小瑕疵”都不允许出现。
于是,他迅速开展实车验证、排查,通过对方向盘立柱、方向杆及直拉杆三者之间的结构的判断,基本有了“精调”方案,明确了接下来的调整流程。他主动承担了调整方向盘精度、转向手柄回位的重任,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对每一辆出口车都进行路试,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调试、验证、测试车辆的工作,全力保证辆车最优姿态。
“车架需要完成最后的喷蜡。”9月15日凌晨1点,王建辉接到这批车喷蜡的任务,拖着疲惫身体的他,揉了揉略有困意的双眼,然后猛地拍打了几下脸庞,提振精神后又与同事们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直至清晨4点多,所有车辆全部喷蜡完毕,整齐停放至指定位置。
2021年,王建辉被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专业委员会评定为汽车装调(车桥装调工种)评价规范技术专家,当年被聘为东风汽车技能等级认定资源开发项目专家。2024年荣获十堰“车城工匠”荣誉称号。
这就是王建辉,参加工作25年,从事调整工作11年,每一次精准的调整,每一个不眠之夜的坚守,都是他对“非极致 不出厂”的执着践行。他用劳动之光、工匠之心为东风华神产品筑起了一道品质的安全网,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了不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