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安亚军:做一颗千锤百炼 的“螺丝钉”

■安亚军认真调试车辆 记者 王娟/摄

■记者 王娟

“VECU唤醒信号发生故障,会导致电动车无法上高压……”东风汽车股份制造总部襄阳工厂“金扳手”创新工作室电动车电装解析台架前,技能大师安亚军正在讲解新能源汽车高压线路故障的排查方法。工友们听得很专注,不时有人提出疑问,安亚军一一详细解答。

安亚军,东风汽车股份制造总部襄阳工厂四总装车间工段长,工友眼中的“技术大神”。扎根整车装调一线27年,他岗位成才,练就一手“望闻问切”的故障排查绝活;与团队一起累计完成东风轻型车调试62万辆,未出现一起质量事故;完成现场各类改善合计15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一串串数据勾勒出安亚军的奋斗足迹。

“身为党员和技术工人,我就是工厂里的一颗‘螺丝钉’,放在哪里就要竭尽所能发挥作用。”从一名普通装调工成长为“改善大王”“金牌导师”“特级技师”,20多年过去,这份信念始终如同一面旗帜,屹立在安亚军的心头。

多年的装调工作让安亚军深刻体会到,一线才是创新发明的沃土,新时代的工匠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创新成色。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多项技术发明、技术革新课题,涉及技术降本、质量改善、效率提升等多个方面。他们开展燃油回收系统研制与应用技术攻关,消除产品车启动前排气燃油浪费问题,使单条生产线每年节约成本19.4万元;实施御风总装JPMH提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0万元……一项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的有效措施在生产线上投入应用。

在轻型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不断提升整车质量,快速推进现场品质改善,今年1月,东风汽车股份制造总部襄阳工厂成立解析中心,针对现场生产过程中以及市场反馈的复杂品质问题进行解析和责任仲裁。作为解析中心的组长,安亚军的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一名合格的质量解析员,不仅要对整车结构了如指掌,还必须掌握整车各系统工作原理、检测标准、各种检测设备工具使用以及企业各项质量管理基准、各部门业务职能等,才能快速解析和仲裁现场问题。不少工作都要从头开始,从制定解析中心运营管理基准到开展解析员岗位技能培训,安亚军不断推敲和完善,力求覆盖到每一个环节。几个月后,现场重点问题解析时效性有了大幅提升,8小时解析完成率从31%提升至92%,解析仲裁准确率由55%提升至90%,解析中心今年5-9月完成现场重点问题解析改善384项。

成为一名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一直是安亚军的追求。2014年,东风股份成立了以安亚军为技术带头人的“金扳手”创新工作室,围绕现场改善、人才育成、成果推广开展改善创新活动,打造公司级培训基地。而在此之前,他已是东风汽车职工技能竞赛获奖榜单上的常客。

一个人只是微光,一群人聚在一起才能成为一团火。在精进个人技能的同时,安亚军将更多精力放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在工作中他发现,现有的培训体系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内容也较为浅显,“很多人虽然能干活,但不清楚技术原理,这对技术工人的成长其实是一种阻碍。”

于是,在后来的每次技能培训中,他不仅讲车辆结构还讲原理,要求大家既要弄清楚每个故障点的解决方法,更要搞明白故障产生的原因,了解前因后果,做到刨根问底。

结合多年的装调经验,安亚军先后编制了《东风轻卡故障排除手册》《汽车电装解析基本方法》等12套培训教材,开发设计出行业首创的汽车电装解析培训台架,用于日常教学培训。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10年来,在安亚军带领下,“金扳手”创新工作室走出了1名特级技师、6名高级技师、8名技师,累计为企业培养100多名技术骨干。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接过接力棒,续写薪火相传的精彩故事。

随着解析中心的工作逐步走上轨道,眼下安亚军又有了一系列新的规划,优化创新工作室核心人员架构、开发新能源汽车培训课程体系、推进现场智能化改善……他乐在其中:“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发光发热的舞台,我愿用一辈子的拼搏去回馈。”

--> 2024-10-16 1 1 东风汽车报 content_15392.html 1 安亚军:做一颗千锤百炼 的“螺丝钉” /enpproperty-->